别怕,乙肝妈妈也能生下健康宝宝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9-30 09:50:04

乙肝母婴阻断,是指针对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在其怀孕期间、分娩过程中及产后,采取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乙肝病毒由母亲传播给新生儿。


图片

乙肝母婴传播有以下三条途径:

图片


图片
图片

1.宫内传播:孕期通过胎盘发生的传播,发生率相对较低(约5-10%),但一旦发生,阻断难度大。

2.产时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占80%以上)。分娩时新生儿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

3.产后传播:通过母乳喂养、密切生活接触(如唾液、血液)等传播。但经过正确的免疫接种后,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目前通过“联合免疫”(即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为主,必要时结合“孕期抗病毒治疗”的手段,能将母婴传播的风险从原来的高水平(如不干预可达90%)降低至1%以下,成功率非常高。


图片


图片

乙肝母婴阻断的具体措施也分“三步走”。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一步:咨询与检查

计划怀孕的乙肝女性先到肝病科和产科进行评估。

评估肝功能:检查肝功能(ALT/AST)、乙肝病毒DNA载量(HBV-DNA)、乙肝两对半、肝脏B超等。

如果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建议先治疗,待病情稳定、病毒载量降低后再怀孕。

如果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通常可以正常怀孕,但需定期监测。

图片


第二步:孕期管理(关键环节)

定期监测:整个孕期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HBV-DNA)。

核心干预——抗病毒治疗:主要针对HBV-DNA高水平(HBV-DNA载量> 2×10⁵IU/mL) 的孕妇,在妊娠(妊娠第24-28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常用替诺福韦(TDF) 或替比夫定。这些药物属于妊娠B类药物,对胎儿安全性较高。产后是否停药依医嘱执行,并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反弹。

对于病毒载量低的孕妇,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只需定期监测。

第三步:分娩期与新生儿处理(决胜阶段)

分娩方式:剖宫产并不比阴道分娩更能降低传播风险。分娩方式应根据产科指征(如胎儿大小、胎位、母亲骨盆条件等)来决定,无需因为乙肝而刻意选择剖宫产。


图片

新生儿处理——联合免疫(至关重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时间:出生后12小时内(越快越好!最好是2小时内)完成。

措施:

1.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肌肉注射100国际单位。提供即刻的、被动的免疫力,中和可能接触到的病毒。

2. 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在另一侧大腿肌肉注射10μg重组乙肝疫苗(剂量比普通婴儿大)。刺激婴儿自身产生主动、长期的免疫力。

后续接种:按“0-1-6方案”完成后续疫苗接种,即在出生后第1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第三针乙肝疫苗。

图片

产后哺乳与护理:

在新生儿完成联合免疫后,无论母亲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鼓励进行母乳喂养,经过正规预防接种后,母乳喂养并不增加额外的传播风险。

乙肝病毒的传播可防可控,现在母婴阻断技术非常成熟,成功率极高(>99%),请不要过度焦虑。如果您是乙肝准妈妈或计划怀孕,请务必到正规医院的产科和感染科/肝病科建立档案,进行专业的管理和随访。祝您和未来的宝宝都健康!

线上咨询扫码添加

图片
图片
图片

产科简介


产科是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省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岳阳市首批临床重点专科,省助产士规范化岗位培训首批临床教学基地,湘雅医院产科救治联盟单位,全国母婴友好医院,市危重孕产妇

救治中心,市产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年分娩量一直居全市首位。产科目前设有四个病区:产科一病区(VIP区)、产科二病区、产科特需医疗住院部和产房(LDR);拥有3个亚专科,即母体医学、胎儿医学和普通产科,内设产科重症监护病房、早产保胎中心。

图片

开展的特色业务:家庭式一体化产房、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导乐陪伴镇痛分娩、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家属全程陪伴分娩、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臀位外倒转术、宫颈环扎术、自体血回输。


就诊地址:门诊部二楼产前门诊、综合楼住院部7、8、9楼。

咨询电话:一病区8600677 二病区8600575。

免责声明:本文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于正规医院就诊,谨遵医嘱。其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