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1+3+X”现代化产业体系(5)
文体旅游产业:创新引领全域发展 打造浮标百亿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1+3+X”现代化产业体系(6)
文体旅游产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促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1+3+X”现代化产业体系(7)
文体旅游产业:文创文化双向赋能 助力打造文旅新IP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璐 周凌志)岳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为巩固延伸文体旅游优势产业,岳阳突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丰富文体旅游业态,打造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全面擦亮“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文旅品牌,加快推进“文体旅”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实现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临湘浮标产业园天野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抓紧赶制一批浮标订单。经过30多道工序,一只去壳带膜芦苇浮标制作完成,因外形美观、灵敏度高深受市场青睐。
天野公司总经理 谌德纯:去壳带膜芦苇浮标是我们最新开发的一款新品,我们也申请了专利,鱼咬钩的轻微动作都能感知到,目前公司的赢利点基本上百分之七八十都在这款产品上面。
20多年来,天野公司不断改进制作工艺,提升浮标性能,产品持续更新换代。现有芦苇、羽毛、纳米等材质的 20多种浮标产品,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年销售额约2000万元。
天野公司总经理 谌德纯:我们要不断推出专利产品,保护自己的产品,必须坚持,不坚持的企业就走不远,只有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目前,临湘已基本形成集原材料供应、机械制造、浮标加工、包装印刷、油漆制造、生产服务、电商营销、商贸物流于一体的浮标产业链,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2亿元建成游钓文化园,举办国际、国内专业赛事100多场,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
临湘市浮标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李浩:充分利用江河湖库资源,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把临湘打造成全国钓友热捧打卡的网红基地、憧憬向往的“诗和远方”、流连忘返的游钓圣地。
去年底,岳阳中华大熊猫苑一开园,便成为网红打卡地,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岳阳持续火爆朋友圈。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日均4800人次,最高峰近三万人次。
长沙游客 王玉:从长沙过来的,元旦节来过一次。比较喜欢看熊猫,熊猫好看可爱,很温馨、治愈。
岳阳中华大熊猫苑定期举办熊猫主题知识竞答、摄影大赛、绘画比赛等活动,将“颜王皓月”“姐妹花深深漫漫”“营业熊喜悦”打造成顶流IP,让“显眼包”破圈,景区热度持续。同时,做好大熊猫IP与岳阳本土文化结合,不断开发文旅新项目。
岳阳龙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顼:计划推出一系列有特色的文旅产品,比如我们想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打造沉浸式的演艺节目,再比如我们跟本地非遗的工匠传承人也进行了一些合作,推出了类似像皮影戏、岳州扇、岳州窑这一类的(文创产品)。
景区还着手智慧建设,提高管理效率,保障游客安全和舒适体验。计划开通小火车、游览车专线,开启夜间游玩模式,把岳阳中华大熊猫苑打造成湖南乃至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熊猫旅游基地。
岳阳龙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顼:我们还跟其它的景区进行战略合作洽谈,比如岳阳楼景区、张谷英景区,跟他们合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扩大熊猫苑IP影响力以及辐射能力,从而进一步服务我们岳阳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在岳阳正心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产品陈列区最显眼的是“巴陵胜状”系列文创产品。公司以岳阳楼为核心元素,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制作了不同样式的笔筒、无线充、杯垫、小夜灯、帆布袋等产品。
岳阳正心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邓帷:我在深入地做文创产品的时候,我才发现岳阳有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老字号和非遗产品。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东西,和值得我们去推广的东西,让更多的人和外地的人,以及岳阳在外地的人去了解我们的岳阳,我就有了一种使命感。
怀揣传播家乡文化的使命感,邓帷和一群热爱家乡、热爱文创设计的伙伴,广泛收集岳阳历史人文资源,将美景好物与产品深度融合,开发了南湖十景、探岳行动(节礼)系列等60余款文创产品。并且深入挖掘岳阳非遗、老字号资源,开发打造汨罗江粽香文创礼盒等品牌,实现了岳阳文化创造性转化。
岳阳正心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 邓帷:我们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在地文化的挖掘,将它有机地结合。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将岳阳的文创产品推向更广阔的领域,通过AI、 VR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来促进我们的文体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朝着加快构建“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目标,岳阳正围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持续发力,推进“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26年,产值达2300亿元;到2035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