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通讯员 吴德胜 张美华 严莎)从“家门口就业”到“老有所养”,从“教育奖补”到“健康守护”,华容县章华镇石伏社区以产业振兴为笔,以民生实事为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精心绘就了一幅“少有所育、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幸福画卷。

产业筑基:“家门口”铺就致富路

石伏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区,作为华容县城的“东大门”,历届社区党总支始终将“发展是第一要务”牢记于心,坚持“工业强村”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筑巢引凤、集聚产业。如今科创、科立嘉纺织、沁峰机器人制造等12家规模企业在此扎根,形成了湖南省规模最大的纺织工业园,为“中国纺织第一县”的美誉建功立业。“园区企业像磁石一样吸引就业,已有1000多名村民实现‘从车间到家门’的便捷通勤,月平均工资超过5000元。”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洋介绍,通过市场化运营社区集体资产,经营门店、预制厂等项目年创收超百万元,为各项民生实事筑牢“资金基石”。
在科创纺织车间,曾远赴深圳打工的严慧感慨道:“如今不仅能照顾孩子上学,每月还能拿到6000元以上的工资,这样的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产业深植乡村的背后,是社区两委“筑巢引凤”的远见卓识,是一方水土实实在在的诚意和实力。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化、服务保障精细化,真正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也让村民就业稳、收入增。今年科创纺织第四期项目竣工,企业固定投资达到12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18亿元。

“三菜一汤,荤素搭配,每天不重样,还不用花一分钱,这日子像做梦一样。”83岁的村民蔡先举手持老年优惠卡,在社区公共食堂一边打饭一边笑着说。2024年,石伏社区建成老年服务中心,棋牌室、书画室、音像室、按摩室等一应俱全,“长辈食堂”每天饭菜飘香。食堂实行阶梯收费:60至69岁5元/餐,70至79岁3元/餐,80岁以上全免费,60以上岁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最低仅需2元/餐。
更令人动容的是社区中涌动着互助温情。立冬这天,种粮大户李腊英、张明亮主动送来50袋大米。正是村民们这种你捐一把菜,我献一篮蛋,他送一瓶油的行动,形成了“社区出一点、企业捐一点、村民献一点”的爱心合力。逢年过节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每月为老人集体庆生,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还享有社区专项补贴。老年活动中心日均服务超过百人。90岁的毛菊珍老人常与老姐妹们在音像室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中洋溢着幸福的颤动。

健康守护:“防护墙”筑牢生命线
“张嗲嗲,您的血压有点高,一定要按时服用降压药。”在每季度的“健康敲门行动”中,社区联合县爱在始终志愿协会、镇卫生院上门为老人们义诊。面对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率低的问题,社区党总支发动“片组邻”三长和网格员担任“移动宣传员”,走村串户传递健康资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党员志愿者实施“多对一”帮扶,提供车辆接送、轮椅辅助及全程陪护,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89岁的五保户刘嗲嗲患有慢性病,行动不便。每次义诊都有志愿者专程上门接送。“从量血压到做B超,医生比亲人还细心。”老人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声音微颤。这种“网格化管理+志愿服务”的模式,已为全村500余名老人构筑起“小病不出村、慢病有人管”的健康防线。

崇文重教:“领航灯”照亮成才梯
“考上本科奖励1万元!”这个消息让村民严江华激动得彻夜难眠。作为“状元故里”,石伏社区历来文风鼎盛。社区两委设立“教育奖学金”:对考入华容一中的高中新生奖励1000元,大学本科生奖励6000至1万元。近三年来,石伏已走出9名重点本科生,63名本科生。暑假期间,“爱心暑托班”常态化开展,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作业、开设兴趣课程,让双职工家庭安心无忧。
村部荣誉墙上,密密麻麻的“学霸榜”格外醒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学子严冬的照片旁,“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标语熠熠生辉。陈洋表示:“我们不仅要让孩子‘有学上’,更要鼓励他们‘上好学’。这些奖学金是今天的投入,更是明天的希望。”

文旅融合:“新引擎”激活美丽经济
初冬时节,百亩梅园已见花苞点点,千年古樟下游客纷纷驻足留影。石伏社区正以百亩梅花源、五星级农庄“华容人家”及湘北名寺西禅寺为依托,积极探索“工业+农业+文旅”多元融合的发展新路径。“未来,游客既能在工业园感受智能制造,也能去农庄体验农耕文化,到古寺静享禅意,还可来老年中心聆听红歌。”陈洋描绘着发展蓝图,“我们要让每一位村民,既是发展的参与者,更是成果的共享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