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华容县委社会工作部坚决扛牢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融合、统筹社会发展建设的政治责任,锚定“强基固本、凝心聚力”,既通过深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又依托志愿服务、民意办理架起党群“连心桥”,更以“走找想促”专项治理破解社会发展难题。一系列举措相继实施落地,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活力和水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节节攀升,彰显了新时代社会工作部门的政治担当和履职效能。

基层治理:精耕细作强根基,创新模式显效能
该县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规范增效与能力提升为抓手,筑牢基层治理根基。既激活了基层自治活力,又以标准化建设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构建起“规范 + 创新”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县以“136基层治理工程”为抓手,持续推广“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该县推动村(社区)自治流程优化,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如三封寺镇泰和村群众免费医疗,华一村自主互助养老模式获群众拥护和上级肯定。同时,通过专题培训、案例教学提升基层社工素养,厘清事项清单为基层减负。在政权建设上,组织村(社区)干部学习党内法规与法律法规,确保履职有规可依,如期完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史料征集,并为岳阳市第一届基层治理创新大会选送案例、制作视频。

“两个覆盖”党建:攻坚扩面强引领,融合赋能聚合力
以高站位谋划、精准化推进、深层次融合,打响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攻坚战。通过全链条推进,实现“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精准摸排筑根基,自5月下旬成立攻坚专班来,对省市反馈名册分类筛查后,通过电话联系、实地走访实现“全覆盖、无遗漏”摸底,精准掌握组织信息、经营状况、党员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分类施策破梗阻,剔除僵尸、停产注销组织并调整隶属,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单独组建、不足3名的联合组建,新建党组织29个(含14个联合党支部)。目前全县“三有”非公企业253个,党组织覆盖率达81.82%,党的工作覆盖率达99.6%;新社会组织148个,党组织覆盖率达93.75%,党的工作覆盖率达95.83%。今年8月,湖南沁峰机器人有限公司党支部成功创建市级标杆党组织。
另据统计,自“两个覆盖”攻坚深化以来,全县新兴领域党组织已开展书记讲党课252次,警示教育235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2个。

志愿服务:品牌引领筑阵地,精准服务暖民心
以品牌化、常态化为目标,激活志愿服务内生动力。通过“阵地建设+节点活动+品牌培育”模式,志愿服务覆盖民生、心理辅导各领域,既传递了社会温暖,又凝聚起全民参与社会建设的共识,为“富美华容”注入磅礴力量。
目前全县建成13个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志愿者达11万余人,形成强大服务力量。他们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活动移风易俗,传播社会正能量,如元旦春节推出暖“新”关爱、敬老爱老等六大专项服务;3月举办“学雷锋”主题启动仪式,开展活动50余场次;6月联合慈济基金会举办保护环境日活动,以手语舞、环保集市等创新形式普及生态理念。县“爱在始终”志愿者协会斩获湖南省“雷锋杯”金奖,前不久被全国老龄委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走找想促”:十大专项治理破难题,民生底线筑坚实
该县以“访民情、守底线、促发展”为核心,由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推进十大专项治理,构建“清单化管理、闭环式落实”工作体系。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超200余件,既守住民生底线、生态红线,又为县域发展清障护航,切实把治理成效转化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信访稳定治理中,966件省委巡视移交信访件全部办结,431件实质性化解,16件重复信访12件基本化解,通过专班攻坚与回访机制,实现“案结事心双解”,筑牢了社会稳定基石;环保治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已完成全县黑臭水体、排污口整治,“十年禁渔”巡查2860余人次,立案114起;重点领域治理成效突出,“三资”清查国有与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整改问题资产132宗;规范资金管理,团洲垸“两个示范”交付1876套安置房,居民迁建如期完成,同时签约龙头企业全域推进5.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灾后重建与乡村振兴;房地产领域先后解决老城里、朝阳佳苑等问题楼盘,154户农村危房改造相继完成,惠及民生福祉。
(通讯员: 黄轩林 蒋京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