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 李亚麟)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四五以来,岳阳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将财政 “真金白银” 投向民生领域,从就业、教育、医疗到特殊群体保障,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民生质感愈发厚重。
财政投入是民生保障的 “压舱石”。岳阳市坚持民生优先的财政支出导向,将财政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老百姓身上,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28577元增加到2024年的36836元,年均增长6.6%,不仅跑赢了GDP增速,更让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聚焦群众 “急难愁盼”,岳阳每年集中财力精力办好一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2.6万人,为众多家庭稳定了收入来源;教育是民生之基,第一所以岳阳城市命名的本科院校岳阳学院正式开学,填补了本地高水平本科院校的空白,为学子们提供了更多在家门口求学的机会;医疗是民生之需,市中心医院即将完成整体搬迁,届时将为市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从就业到教育,从医疗到出行,一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地,让群众关切的 “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出行难” 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在众多民生举措中,岳阳市还针对孕产妇的13种致畸基因免费筛查政策,更是以 “花小钱办大事” 的实效,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这项政策的持续实行,有效降低了新生儿缺陷发生率,2023年岳阳市活产缺陷发生率为98.88 /万,严重致畸致残率位居全省最低。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幸福安康,也是岳阳在民生领域精准施策、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的生动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