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华容台 李芳暄 孙舒)10月15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来自岳阳市华容县三封寺镇莲花堰村的村民段德才,荣获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称号。这位普通的农村党员,用三十四年的默默坚守,书写了一段跨越血缘、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
1991年一个冬夜,段德才家门口传来微弱的啼哭声,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弃婴瞬间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几乎未加思索他便将孩子抱回了家。尽管自家已有两个孩子,生活并不宽裕,面对办理手续的周折与现实的压力,他依然态度坚决。
段德才的妻子 易兴梅 :我们几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我女儿比亲生的都还亲生,对她爸爸没话说,每次回来都是买的牛奶、水果,她爸爸穿的衣服这些,都是她买的,她还是知道我们辛苦,也知道感恩。
收养弃婴只是段德才做善事的开始,1996年,他接回无人照料、患严重银屑病的嗣岳祖母,每日用艾叶水为其擦洗、涂药膏,还坚持凌晨四点起床煎药,之后再下地劳作;2005年,他又收养了体弱的三岁半侄子易亮,承担其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部费用,后续还出资帮易亮学烹饪、建新房;2021年,他又将76岁失智失能的岳母接回家,不管酷暑严寒,皆悉心照料老人起居。
段德才的妻子 易兴梅 :我老公是个很好的人,有责任心,有担当,家里十个人都是靠着他,他还是个了不起的人,是个好人。
在莲花堰村,村民们一提起段德才,就会想到他曾提了多年的煤油灯,尽管灯光微弱却透着坚韧。煤油灯曾长久陪着他走在田埂上,去给老人买药、接孩子放学,自1995年担任组长以来,他在村组公路、美丽屋场、堰塘水坝、农村绿化等建设中,累计投工500多个、捐资约14000元,而且每年还自付电费抽水灌塘,让周边十多户农户能免费从他家塘中抽水灌溉。
段德才邻居 杨中华:村里有些老人家里有什么困难,他自己找上门帮忙去解决问题。他的心肠很好,就说我们村里,他做的这些事,都是有目共睹,人尽皆知,他是我们村里的一个好人。
如今村庄的夜晚早已灯火通明,但段德才仍像当年那盏煤油灯,不耀眼也不喧哗,只安静又持续地散发着光与热;孝老爱亲四个字早已融进他的血肉,化作支撑他人生的挺拔脊梁。
段德才邻居邻居 陈纯坤:我们都希望,这样的风气在我们村里得到发扬,都向他学习,把我们这个社会风气、家庭风尚建设的更好、更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