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脊柱日——“数字+组合微创”技术让脊柱疾病患者重获新生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10-16 16:48:37

每年的10月16日是 “世界脊柱日”,这是一个提醒我们关注脊柱健康的重要日子。数据显示,国内中老年群体中脊柱问题占比高达97%,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力,也有超过四成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扰。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位患者的真实经历,带大家了解一下能为脊柱疾病带来福音的“数字+组合微创”技术。


图片

饱受折磨:腰椎间盘突出让他“站不直、走不动”

60岁的黄先生近半年来饱受腰腿痛折磨。从最初的腰部酸痛,逐渐发展为下肢麻木无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他尝试过按摩、针灸等多种方法效果不佳,最终来到医院脊柱外科就诊。

图片



术前检查


图片

腰椎磁共振检查显示,黄先生的腰椎间盘突出明显,神经根受压严重,这正是他症状的根源所在。

精准施治:“数字+组合微创”技术攻克脊柱难题

针对黄先生的病情,脊柱外科团队进行了反复讨论和评估,最终决定为他采用“”数字+组合微创”技术,即Auss技术3D 打印Cage镜下融合术。


手术首先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通过几个微小切口植入椎弓根螺钉,为脊柱提供稳定支撑。医生在高清影像设备引导下精准操作,每个步骤都准确无误。


随后,团队应用Auss技术进行镜下减压,通过特殊内镜系统清晰显示椎管内情况,彻底清除突出椎间盘组织和增生骨质,有效解除神经压迫。


最后,植入3D打印椎间融合器完成融合。这种融合器根据患者解剖结构个性化定制,表面特殊纹理能更好地与骨组织结合,大大提高了融合成功率。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用时仅 2 个多小时,术中出血量极少仅几十毫升,远低于传统开放手术。


图片

术后伤口仅为4个2厘米微小切口

图片

快速康复:术后几天就能下地行走

图片
图片

术后复查

图片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下,黄先生的恢复情况超出了预期。术后第一天,他就能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腰部及下肢的疼痛麻木感明显减轻。术后第三天即可下床行走,照片中的他,已经能自主行走,虽然步伐还不算太快,但相比术前的艰难行走,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技术优势:脊柱微创,治疗新“镜”界

图片

     黄先生的康复案例,充分体现了组合微创腰椎融合手术的显著优势。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这种手术组合具有以下几大亮点:


创伤小:手术仅需几个微小切口,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对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大面积剥离,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

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疼痛轻,能更早地进行肢体活动和康复锻炼,缩短了住院时间。

精准度高:手术在高清影像设备和内镜系统的引导下进行,医生能更清晰地看到手术区域的解剖结构,操作更加精准,有效避免了对神经、血管等的损伤。

融合效果好:3D 打印腰椎融合器的个性化定制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促进骨组织的快速融合。


图片

世界脊柱日:关注脊柱健康,早发现早治疗


    岳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专家提醒大家,脊柱是人体的 “顶梁柱”,支撑着身体的重量,保护着脊髓和神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预防脊柱疾病的发生。如果出现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到就诊。



来源:岳阳市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酸酸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