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市委“1376”总体思路】岳阳自贸片区:全面推进改革创新 助力实体降本增效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9-19 18:38:52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 杨卿)今年是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自贸片区揭牌成立第五年。五年来,岳阳自贸片区始终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职责使命,以“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中非经贸合作先行区、湖南国际投资贸易走廊重要承载区”为总体思路,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累计推出“首提首创首批”制度创新成果62项,完成88项改革试点任务,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部承接到位。


在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岳阳海关查验人员正在对一批新到的小茴香进行查验,这批从印度进口的茴香食用原料在完成通关后便可迅速进入到省内的市场交易流通。由于茴香即可食用也可药用,过去企业从国外进口的这类货物需要通过药监部门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才能正常放行,导致货物积压堆场超时,出现滞箱费、堆存费等额外费用,为企业增加开支和负担。面对企业进口的痛点问题,岳阳自贸片区、岳阳海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施策,构建“企业承诺+药监复函+海关验放”的协同监管链:当企业进口非药用食药物质时,只需向药监部门申请并获取载明用途的复函,海关凭此文件直接办理通关,豁免《进口药品通关单》,同时取消指定口岸限制,允许在岳阳城陵矶港直接通关。


岳阳玉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喻巧 药食同源在新政策之前需要专门的药品通关单,通关时间需要15天左右。实行新政之后,单箱物流成本降了1000-2000元,通关时间从15天缩至2天内。截至2025年5月,已通关1.85万吨商品,节约成本超150万元。


2023年1月,湖南省商务厅、长沙海关、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试点方案,为改革提供制度支撑。首批702吨印度小茴香与姜黄在岳阳完成清关,标志着改革正式落地。今年五月,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进行试点的制度创新“进口食用‘药食同源’商品通关新模式”正式通过海关总署备案,成为岳阳自贸片区第6项获国家级认可的自贸创新成果。


岳阳海关一级行政执法人员 陈锦华 截至今年8月,岳阳海关已累计为1.7万吨进口食用“药食同源”商品办理便捷通关手续,为企业节约滞箱费等开支超130万元,改革成效良好。


凭借中部水运枢纽优势与通关便利化的双重引力,岳阳市已吸引多家调味品加工企业及山东、河南等地的贸易商集群入驻,一个连接国际原料产地与中西部食品工厂的进口调味品核心集散地正在加速崛起。目前,岳阳自贸片区按照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聚焦破解港口发展瓶颈,加快港口特色创新。推出的62项制度创新成果中,国家级创新成果7项,为企业降本增效超4亿元。其中,全国首创“内河运费不征关税”机制,解决了内陆口岸内河段运费计入关税基数的普遍性问题,截至8月底,累计扣减内河运费1.71亿元,为企业节约税款2056.32万元,全国首推“综合保税区优化进出区管理新模式”,将申报项目从20项缩减至6项,车辆通行时间缩短至30秒,成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服务经济双循环的积极探索。全省首试“药食同源调味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模式”,将通关时间由15天压缩至2天,年节省仓储费用800万元;全国首推烟花出口集成式服务新模式”,节省物流成本最高达70%,推动烟花出口年新增1000标箱。

责任编辑:周薇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