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9月8日讯(通讯员/余倩)秋风渐起,不少市民遭遇眼部不适。近期,岳阳爱尔眼科医院接诊多例此类患者,28岁的方女士便是其中之一。她因眼睛频繁发痒、泛红,起初以为是眼疲劳,自行滴眼药水没有好转,后来在家人陪同下就医,最终被确诊为秋季高发的过敏性结膜炎。
据方女士描述,她近段时间忍不住揉眼,眼痒难耐且频繁眨眼,眼白明显发红。接诊的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综合眼病科主任王莹,经详细问诊得知其无刺激性物品接触史和眼外伤史,但户外活动后症状加重。随后通过裂隙灯检查,发现方女士结膜充血伴滤泡,进一步眼表分泌物IgE检测呈阳性,确诊为过敏性结膜炎。
王莹主任解释,过敏性结膜炎由过敏原引发,秋季高发与气温变化、空气湿度降低及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有关。秋季树木、杂草花粉浓度升高,空气干燥使尘螨易漂浮,接触眼部便引发过敏。患者常出现眼痒、结膜充血水肿、流泪、分泌物增多、频繁眨眼等症状,严重时影响视力,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过敏性鼻炎、咽喉炎,甚至诱发支气管哮喘。
针对方女士病情,王莹主任制定个性化方案,开具结膜冲洗及特定眼药水缓解不适、减轻炎症,并叮嘱日常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以防感染;尽量避开过敏原,减少去花粉浓度高的区域;定期更换床品、清洗衣物减少尘螨;外出戴防风镜阻挡过敏原。同时强调方女士需一周后复查,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接诊中,王莹主任发现许多患者对过敏性结膜炎认知不足,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她指出,IgE 检测是找出过敏原的“秘密武器”。不少市民过敏后不知致敏原,盲目避敏效果差,而IgE检测能精准定位,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该检测全称为免疫球蛋白E检测,可测80种常见过敏原,含 20种吸入性(花粉、尘螨等)和60种食物性(牛奶、海鲜等),只需半小时左右便能出报告,明确致敏物质并给出规避建议。
王莹主任表示,患湿疹、鼻敏感、哮喘等过敏症,或常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且伴眼痒、眼红、流泪、眼肿的人群,建议做IgE检测,明确过敏原后可针对性预防,减少发作。
王莹主任提醒,秋季是过敏性结膜炎高发季,市民出现眼部不适,切勿自行用药或揉眼,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就诊。做好日常防护,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能有效降低发病几率,守护双眼健康。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