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 临湘融媒)今年来,岳阳市依托北斗应用示范城市建设的需求,加快北斗产业扩能升级,加速推动北斗连接千山万水、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
在长江干线湖南段,长江岳阳航道处的工作人员正通过北斗应用无人机开启每天的定时定点巡航任务,根据人工前期的模拟训练和飞行,这套设备搭载数字航道系统应用,能够实时精准地记录下航标船舶的坐标位置,一旦出现船舶偏移的现象,后台将自动报警及时开展航标船调整作业,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
长江岳阳航道处工作人员 刘俊:实现了对航道状况的动态感知和快速响应,能够快速发现浅滩、航标失常等隐患,优化了航标维护和疏浚调度流程,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也整体提升了管理效能。
通过北斗数字航道建设应用,每天都在为船舶提供实时水位和浅区预警信息,特别是在枯水期引导船舶避开浅区以减少事故发生,航标失常恢复时间也从2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
在临湘市,湖南省首座新一代景观型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已布局江南镇。这几天,当地自然资源部门测绘人员正依托这套北斗定位系统,对新开工产业项目进行桩位坐标精准核准,为项目基础施工把好“定位关”。过去,在产业项目施工中,传统定位手段受地形复杂或楼群遮挡影响,易出现桩基位置偏差问题,不仅拖慢进度,还可能引发返工与成本增加。如今,借助北斗基准站,通过多频多星座接收技术与差分定位技术,可同步接收多个频段、多个星座的卫星信号,有效克服建筑遮挡、电磁干扰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大幅提升观测数据量与定位稳定性,使桩位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为产业项目高效推进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临湘市自然资源局地理与规划信息中心测量员 李颖:我们以前测量一些不规则的地块,要用全站仪反复核对好几个点位,比较繁琐。现在借助北斗基准站,点一下设备就能拿到精准坐标,效率至少提高了5倍以上,极大降低了我们的工作难度。
在保障高精度定位核心功能的基础上,这座北斗基准站还融入景观化设计理念,成为当地兼具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的特色科技地标。
近年来,岳阳市按照“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致力推进北斗产业发展与规模应用。培育了一批北斗产业相关的优质企业,形成了军用北斗研发、生产和服务,民用北斗应用服务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结合当地北斗产业基础与地区发展特色,不断丰富北斗产业形态,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与感知度。截至目前,岳阳市北斗产业规模总产值接近10亿元,带动衍生产业规模超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