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8月15号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今年全国生态日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岳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硬作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交出了一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岳阳答卷”。
岳阳,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全市拥有163公里长江岸线、1600多平方公里洞庭湖水域,湿地总面积达2852平方公里,湿地率19.19%,湿地保护率高达67.27%。境内涵盖湖泊、河流、滩涂等7种湿地类型,坐拥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和6处省级重要湿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候鸟越冬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为瞩目:378种鸟类在此栖息,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8种、二级74种;江豚、麋鹿等旗舰物种稳定繁衍,构成一幅“候鸟欢歌、江豚微笑、麋鹿倩影”的生态画卷。7月24日,在津巴布韦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上,湖南省岳阳市被正式认定为“国际湿地城市”,岳阳自此再增添一个“全球湿地保护典范”的城市标签。近3年来,全市投入48.29亿元修复湿地,南湖、东风湖等城市湿地重现“水清岸绿”,岳阳更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根据今年发布的《岳阳市2024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度,岳阳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PM2.5年均浓度和综合指数均排名全省六个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第一。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符合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全市主要江河湖泊水质保持稳定,全市38个江河考核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38个,占比100%。长江干流岳阳段水体水质总体为优,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2024年度,岳阳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良,水环境质量整体状况稳定,局部水域水质有所改善,Ⅰ至Ⅲ类水质比例为84.0%,Ⅳ类水质比例为16.0%,无Ⅴ类及以上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