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 欧阳神军)7月24号,国际湿地公约组织为全球31个“国际湿地城市”授牌,湖南岳阳正式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殊荣。如何利用好这块金字招牌,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岳阳落地开花,岳阳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戈接受本台记者专访。
2025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64次会议认证全球新增31个“国际湿地城市”,岳阳市上榜。由《湿地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近年来,岳阳市持续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创新湿地保护和发展,构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岳阳市林业局党组书记 局长 余戈:我们拥有163公里长江岸线和60%以上的洞庭湖水域面积,湿地总面积达2852平方公里,湿地率19.19%,湿地保护率达67.27%,我们创新设立的“林长+湿地”管理模式,已成为全国“林长制看岳阳”的典型经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候鸟的欢歌”形成了新的湿地文化元素。
余戈说,岳阳市高位推动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先后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将湿地保护和创建湿地城市纳入全市重点工作统筹协调。市人大出台2部法规,市县两级政府出台了13个规范性文件,共同推动湿地保护工作进入法治化轨道。科学编制《岳阳市湿地保护规划》,构建“一湖一带六廊道多节点”湿地保护总体格局。设立“林长+湿地”管理模式,坚持以林长制、河湖长制为抓手奖优罚劣。
岳阳市林业局党组书记 局长 余戈:我们通过湿地修复、污染防治、总磷削减、十年禁渔等组合拳,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形成湿地保护“大合唱”的良好局面。
余戈表示,正式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后,岳阳将充分利用好这块国际金字招牌,打好生态名片,全方位提升城市美誉度、提振社会生产力、提高公众幸福感,让市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把大美湿地打造成为滋养生命、普惠民生的幸福家园。
岳阳市林业局党组书记 局长 余戈:国际湿地城市荣誉,让“中国观鸟之都”“守护好一江碧水”等品牌走向世界;使这座千年古城在生态文明语境下焕发新的国际影响力。国际湿地城市将使我市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特色产业和文旅发展,为社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形成“保护-发展-增收”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