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岳阳市深入推进青年理论学习“先锋行动”,成百上千名青年以各种形式加入“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群众性理论宣讲大军,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与理有岳·新思想青年说》微视频栏目是一个青年为主体,面向青年的理论学习传播品牌,以青年视角关注时代,以理论阐释解读热点,力求“大众化、通俗化”,“小切口、大道理、广覆盖”,既富含思想的“学理味”,又呈现理论的“青年范”。
为政之道,民生为要,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突出位置。
湘资汤汤,洞庭霞光,湖滨江岸,湘阴县杨林寨乡这座移民乡镇正散发着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0年,“十年禁渔”政策开始施行后,原先“靠水吃水”、年产值近2亿的杨林寨渔民们拆船上岸。如何维护好这部分没了收入来源的渔民根本利益,让他们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近些年湘阴县和杨林寨乡党委、政府各项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有特色。如果把杨林寨的乡村振兴看成一篇佳作,“渔民退捕上岸,守护一江碧水”是前段的话,那么“带动渔民就业,保障改善民生”则是“后半篇文章”。为做好这“后半篇文章”,杨林寨乡党委政府紧扣“特色产业保民生”的主基调,结合本地几十年的种菇和水产养殖历史,走上了一条以食用菌为主,特种水产和品牌鲜椒为辅的“一特两辅”特色农业产业道路,充分发挥产业强大承载功能,以产业振兴安民富民,让渔民转产转业的阵痛三年逐渐转变为特色产业从起步到跨越的发展三年。杨林寨乡太合围村,今年53岁的退捕渔民付继龙,水上打拼近40年的他,上岸后,通过一系列帮扶政策,如今已自主创业,成为杨林寨乡强农生态农业合作社食用菌基地的负责人。孙梓健:付总,咱们禁捕退捕政策出台之后,您当时是怎么打算的呢?付继龙:因为我们原来一直是在洞庭湖里捕鱼的,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比较支持渔民,一就是渔民上岸,二就是我们杨林寨的平菇产业发展,总共流转了70多亩土地,建了差不多70个大棚。付继龙:这个就是今年才下的十几万个菌包,这个菌包的话,大概成本、大概就是两块七八毛钱一个的样子,效益基本上还是比较稳定,因为我们主要是做平菇这一块,平菇的话就是风险小一点,因为我们原来是渔民嘛,基本上(基地里)做事的就是我们圈子里的人,大概有二三十个人,基本上渔民兄弟多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技能培训、岗位直招、一次性补贴还有贴息贷款,一系列就业帮扶和金融帮扶政策为上岸渔民提供了层层保护,让渔民们能够安心踏出上岸转产的第一步。近年来,3478名退捕渔民们陆续兴办起了食用菌基地、水芹菜基地、特色水产养殖等项目,基本实现了转产转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进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杨林寨乡以全链条发展思维着手推动建设了仓储冷链建设、农产品分拣交易中心、菌包厂、包装厂、废弃菌包回收处理中心、蔬菜烘干加工厂等集“生产-包装-加工-回收-再利用”于一体的食用菌全产业生产要素链条。近年来,湘阴县始终坚持全面覆盖、分类施策,落实落细帮扶措施,2243户渔民全部上岸转产,切实完成了就业转移一批,兜底保障一批,金融扶持一批的目标。目前,全县累计拨付和发放禁捕退捕补贴资金2.54亿元,县财政从2020年起分三年各安排1000万元,用于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帮扶、民生设施改善,目前已为渔民发放政府担保贴息贷款475万元,支持渔民村建设和转产转业640余万元,帮扶退捕渔民发展创业就业的项目522个、培育扶持退捕渔民种养业合作社22个,其中,帮扶杨林寨乡发展平菇、水芹菜种植及小龙虾养殖合作社10余个,全乡食用菌日销售量达30万斤,日产值达90余万,每月产值约3000万,净利润1600余万,全年产值达3.5亿元,杨林寨的退捕渔民们端起了“新饭碗”,吃上了“产业饭”。行尽潇湘到洞庭,民富村美百姓兴。湘阴县和杨林寨两级党委政府通过金融补贴、就业扶持、产业发展三项举措,真正实现了让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目标,杨林寨乡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为改善和保障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写下了生动注脚。栏目主办单位
共青团岳阳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