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在岳阳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的CT操作室里,一面绣着“医德高尚、尽职尽责”的锦旗被郑重地送到饶文浩技师的手中。赠送锦旗的胡阿姨激动地拉着饶文浩的双手说:“是您超高的责任心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真感谢上苍我能遇到你。”
时间回溯到今年3月,60岁的胡阿姨来岳阳市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体检。当班的饶文浩在对胡阿姨进行高分辨CT扫描时,敏锐地捕捉到右肺上叶后段一个9mm*7mm的结节。按照常规程序,饶文浩只需要对双肺进行常规冠状面及矢状面重建即可,是否进行进一步检查由诊断医生和病人商量后再决定。但是影像上显示此结节与血管关系十分紧密,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知道这个结节远非“结节”这么简单,早期肺癌的可能性非常大,他不能让“结节”进一步发展延缓片刻。饶文浩当机立断对该高危肺结节进行靶重建,这个在旁人看来“多此一举”的工作,却是他心中的必答题。通过小视野靶重建,明显提高了结节定性的准确率,宛如为结节开启"显微视界"。诊断组徐荟旻主任医师对结节进行多维度观察后,同意饶文浩之前的判断,建议胡阿姨进行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并叮嘱胡阿姨务必引起重视。


医生们高度认真的态度为胡阿姨及家属敲响了警钟,他们同意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岳阳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第一时间集结,基于靶重建提供的精准影像证据,专家团队达成共识:这枚"定时炸弹"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果断建议患者手术干预。术后病检结果证实为早期肺腺癌,因发现及时、治疗得当,胡阿姨如今已痊愈出院,重获健康。


从技术员的敏锐捕捉,到诊断医师的精准研判,再到多学科会诊的高效联动,每个环节都在诠释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 的深意。影像中心易大勇主任常说:“设备常更新,指南会迭代,但 ‘把每个病灶当作自己亲人的生命信号’的赤子之心永远不变。”岳阳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将持续精进,以"火眼金睛"的技术实力和"生命至上"的人文情怀,为每位患者绘制精准的"健康图谱"!
影像科普:CT肺部靶重建技术
CT肺部靶重建技术通过薄层扫描(0.5-0.75mm)结合小视野聚焦和迭代/深度学习算法,对肺结节区域进行高精度图像优化,显著增强结节边缘(如毛刺、分叶)、内部结构(如空泡、钙化)及周围侵犯征象(如胸膜牵拉、血管集束)的显示能力,为良恶性鉴别(如区分磨玻璃结节亚型)提供关键依据。该技术基于原始数据后处理,无需额外辐射,可动态定量分析结节体积、密度及实性成分变化,辅助随访监测与治疗决策;同时兼容低剂量扫描,通过AI去噪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如纹理异质性)提升诊断效能。未来发展方向涵盖AI全流程自动化重建、能谱CT多参数分析及个性化扫描协议,推动肺结节诊疗从形态学评估向功能-结构深度融合的精准化、智能化阶段迈进,为受检者提供更为准确的影像诊断结果,为临床医师治疗肺结节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影像资料参考。


科室介绍

影像中心目前所辖放射科、核医学科等2个学科,是一个集影像诊断与相关治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科室目前工作人员有65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技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硕士研究生5名。现已基本形成种类齐全、设备先进、人员梯队合理的现代医学影像学体系。
影像中心拥有大型影像诊疗设备数十台,其中含多台超高端设备。学科内部已经建成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诊断报告已完全实现计算机化,图像存储云胶片化。主要开展各系统的数字照片(含危重病人的床边数字照片)、全身CT及MRI检查,还能开展各项造影检查,多功能能谱CT成像,CTA、CTU、VE、CT二维三维重建,CT多平面曲面重建,MRCP、MRU、MRM,CT引导下穿刺活检、CT/MRI脑灌注成像、SWI、DWI、DTI、PWI,MRI动态增强,乳腺及心脏功能检查等。特别是在鼻咽癌早期影像诊断、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肿瘤的早期影像学筛查、胰腺肿瘤的早期影像诊断和术前可切除性评价、术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影像诊断等方面具有特色。
来源:岳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