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 熊拓 楼区融媒)今年以来,岳阳充分挖掘消费市场潜力,创新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消费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市民和游客的消费水平和能力逐步回暖,市场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夜幕降临,座落于洞庭湖畔的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开始热闹起来,绚丽的烟花、激情的音乐,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岳阳市民 彭威:回来之后发现家乡变化蛮大,特别是洞庭南路和岳阳楼这一带,建得比较有活力、比较有文化气息,很适合旅游休闲。
为满足游客消费需求,今年,岳阳市推出洞庭渔火季四季有约主题活动,依托原有的洞庭南路商业大厦、港口以及工厂等商业综合体和临江傍湖的特色,盘活闲置资源,打造公园景观和餐饮娱乐消费新场景。这家音乐餐厅将原来闲置的仓库和厂房进行改造后和景区融为一体,创新经营业态,引领消费新潮,开业不到十天,日均客流近千人,成为岳阳市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游客 陈女士:我是从长沙过来岳阳楼区这边旅游,然后发现一个很漂亮地方,感觉很有氛围,就和我的朋友约在这里,去感受这边的氛围。
游客 徐先生:只要和朋友在一起,什么时候,什么年龄,大家开心就好。
“FUN.肆月球”音乐餐厅负责人 黄建鑫:通过原生态的改造,来主打一个以轻音乐,小龙虾烧烤等餐饮及娱乐多重结合为主的消费场景,来迎合我们岳阳的洞庭渔火季活动。那么现在我们门店,每天的游客人数达到了800人,持续的一个火爆状态。
小龙虾、烧烤和啤酒成为夏季夜市的消费顶流。进入五月,随着小龙虾的集中上市,一大批以龙虾为主的餐饮门店宾客盈门。位于岳阳楼区炮台山的这条夜市街内,不到9点已是宾朋满座,各种口味的龙虾香气四处飘散,让人垂涎欲滴。每一位进店的食客都会根据各自的口味点上一份龙虾菜品,湖北游客隋女士和朋友们专门从武汉来到岳阳,六个人共点了四份不同口味的龙虾菜品,大家手口并用,大快朵颐。
湖北游客 隋女士:因为我觉得在武汉的话,很难吃到这样的虾,然后又主要是要经济,然后又很好吃特别是味道很好。
为满足食客味蕾,不少龙虾门店还积极调整经营策略,绞尽脑汁培育新菜品,在做好油焖、口味、清蒸、蒜蓉、麻辣等传统制法的基础上,推出爆炒、十三香、生腌等新款,让众多食客跃跃欲试。仅这家龙虾门店,一晚上就可销售600多份小龙虾。
庞家烧烤客栈负责人庞亚丽:日销量有1,000多斤,在传统的制作方法下来,又新加了椒盐、镇姜辣等新口味,我们推出新产品以后,反响也很好。
为让市民四季都能享用小龙虾大餐,岳阳不少企业还全力推出龙虾预制产品和冷冻产品。去年起,华容旺旺小龙虾食品有限公司根据市场变化,在冬季推出麻辣、蒜香等口味丰富的预制菜品,错位上市。岳阳十三村将龙虾与香菇进行组合,打造龙虾香菇酱,减少市民烹饪步骤,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选购,日均销量达到200罐。
汴河街十三村特产店负责人陈杏 :一上市就成了爆品,在我们门店卖的非常好,很受大家的喜爱。
以“虾”为媒,以“旅”相待。今年来,岳阳市通过龙虾博览会、文艺节目、洞庭渔火季烟花音乐的组合引流,为岳阳消费市场注入强大动力。中心城区涌现小龙虾餐馆3000多家, “清蒸大虾”让乘“海陆空”而来的食客们“津津乐道”;“秘制虾尾”则是岳阳街头巷尾的亲民爆款;目前,岳阳小龙虾产量已达14万吨,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小龙虾养殖加工、销售、物流、餐饮服务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已超100亿元,成为岳阳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强农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岳阳市加大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深入挖掘一批老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项目落地建成,多措并举发力“夜经济”,成功将岳阳楼、汴河街、洞庭南路等景区景点串珠成链,优化购物、商务、餐饮、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服务,不断提升城市的内涵和品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第一季度,岳阳楼旅游区(含岳阳楼景区、汴河街、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累计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实现营收1.41亿元,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人次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