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胡文辉 罗远 邓赫石 杜娟)长江“十年禁渔”后,东洞庭湖鱼类、江豚等水生生物资源持续恢复,近日,记者记录下了“万鱼晒背”的壮观景象。
航拍镜头中,东洞庭湖扁山水域的这片洲滩,一块块黑色图形十分醒目,贴近水面飞行,才发现是由不同鱼类组成的觅食大军。队列整齐的是草鱼,它们溯水而行,体态优雅,只有当无人机过于亲近时,才会匆匆游走。体型较大的青鱼则埋头搜寻着螺丝,只露出尾巴和背鳍。水位更浅处是鲤鱼们的欢乐世界,这些“显眼包”一刻都闲不住,时不时晒晒自己漂亮的红尾。
岳阳县渔政局麻塘中队中队长 姜宇:去年基本上是鲤鱼,今年的种类更加丰富,草鱼、青鱼占了很大的比例,规模也更大。
水产专家介绍,随着水环境持续向好,浮游、底栖生物日益丰富,鱼类食物更加充足,加上人类干扰减少,鱼类资源恢复迅速。
湖南省水生生物监测中心副主任 袁希平:(鱼类集群)在原来禁捕之前是很少能看到的,因为(非法)电鱼、网捕的强度比较大,它很难形成索饵集群。
监测结果显示,2024年,洞庭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比禁渔前提升了两个等级,长江江豚达到162头,较2017年增加了47%,是全长江流域增长最快的区域。